SCP-ZH-989 - 我們腦中的太陽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關注組織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scp-logo-zh.svg
繁中原創
scp-logo-en-400.png
主站翻譯

scp-logo-ru.svg
俄文分部
scp-logo-ko-400.png
韓文分部
scp-logo-cn-400.png
中國分部
scp-logo-fr-400.png
法文分部
scp-logo-pl.svg
波蘭分部
scp-logo-es.svg
西語分部
scp-logo-th.svg
泰文分部
scp-logo-dach-400.png
德文分部
scp-logo-it.svg
義語分部
scp-logo-ua.svg
烏克蘭分部
scp-logo-pt-400.png
葡語分部
scp-logo-cs.svg
捷克分部
scp-logo-vn-400.png
越南分部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機動特遣隊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scp-logo-zh.svg
繁中原創
scp-logo-en-400.png
主站翻譯

scp-logo-ru.svg
俄文分部
scp-logo-ko-400.png
韓文分部
scp-logo-cn-400.png
中國分部
scp-logo-fr-400.png
法文分部
scp-logo-pl.svg
波蘭分部
scp-logo-es.svg
西語分部
scp-logo-th.svg
泰文分部
scp-logo-dach-400.png
德文分部
scp-logo-it.svg
義語分部
scp-logo-ua.svg
烏克蘭分部
scp-logo-pt-400.png
葡語分部
scp-logo-cs.svg
捷克分部
scp-logo-vn-400.png
越南分部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基金會設施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scp-logo-zh.svg
繁中原創
scp-logo-en-400.png
主站翻譯

scp-logo-ru.svg
俄文分部
scp-logo-ko-400.png
韓文分部
scp-logo-cn-400.png
中國分部
scp-logo-fr-400.png
法文分部
scp-logo-pl.svg
波蘭分部
scp-logo-es.svg
西語分部
scp-logo-th.svg
泰文分部
scp-logo-dach-400.png
德文分部
scp-logo-it.svg
義語分部
scp-logo-ua.svg
烏克蘭分部
scp-logo-pt-400.png
葡語分部
scp-logo-cs.svg
捷克分部
scp-logo-vn-400.png
越南分部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員工與角色檔案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scp-logo-zh.svg
繁中原創
scp-logo-en-400.png
主站翻譯

scp-logo-ru.svg
俄文分部
scp-logo-ko-400.png
韓文分部
scp-logo-cn-400.png
中國分部
scp-logo-fr-400.png
法文分部
scp-logo-pl.svg
波蘭分部
scp-logo-es.svg
西語分部
scp-logo-th.svg
泰文分部
scp-logo-dach-400.png
德文分部
scp-logo-it.svg
義語分部
scp-logo-ua.svg
烏克蘭分部
scp-logo-pt-400.png
葡語分部
scp-logo-cs.svg
捷克分部
scp-logo-vn-400.png
越南分部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世界線中心頁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scp-logo-zh.svg
繁中原創
scp-logo-en-400.png
主站翻譯

scp-logo-ru.svg
俄文分部
scp-logo-ko-400.png
韓文分部
scp-logo-cn-400.png
中國分部
scp-logo-fr-400.png
法文分部
scp-logo-pl.svg
波蘭分部
scp-logo-es.svg
西語分部
scp-logo-th.svg
泰文分部
scp-logo-dach-400.png
德文分部
scp-logo-it.svg
義語分部
scp-logo-ua.svg
烏克蘭分部
scp-logo-pt-400.png
葡語分部
scp-logo-cs.svg
捷克分部
scp-logo-vn-400.png
越南分部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系列檔案室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scp-logo-zh.svg
繁中原創
scp-logo-en-400.png
主站翻譯

scp-logo-ru.svg
俄文分部
scp-logo-ko-400.png
韓文分部
scp-logo-cn-400.png
中國分部
scp-logo-fr-400.png
法文分部
scp-logo-pl.svg
波蘭分部
scp-logo-es.svg
西語分部
scp-logo-th.svg
泰文分部
scp-logo-dach-400.png
德文分部
scp-logo-it.svg
義語分部
scp-logo-ua.svg
烏克蘭分部
scp-logo-pt-400.png
葡語分部
scp-logo-cs.svg
捷克分部
scp-logo-vn-400.png
越南分部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競賽資料庫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scp-logo-zh.svg
繁中原創
scp-logo-en-400.png
主站翻譯

scp-logo-ru.svg
俄文分部
scp-logo-ko-400.png
韓文分部
scp-logo-cn-400.png
中國分部
scp-logo-fr-400.png
法文分部
scp-logo-pl.svg
波蘭分部
scp-logo-es.svg
西語分部
scp-logo-th.svg
泰文分部
scp-logo-dach-400.png
德文分部
scp-logo-it.svg
義語分部
scp-logo-ua.svg
烏克蘭分部
scp-logo-pt-400.png
葡語分部
scp-logo-cs.svg
捷克分部
scp-logo-vn-400.png
越南分部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異常物品紀錄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scp-logo-zh.svg
繁中原創
scp-logo-en-400.png
主站翻譯

scp-logo-ru.svg
俄文分部
scp-logo-ko-400.png
韓文分部
scp-logo-cn-400.png
中國分部
scp-logo-fr-400.png
法文分部
scp-logo-pl.svg
波蘭分部
scp-logo-es.svg
西語分部
scp-logo-th.svg
泰文分部
scp-logo-dach-400.png
德文分部
scp-logo-it.svg
義語分部
scp-logo-ua.svg
烏克蘭分部
scp-logo-pt-400.png
葡語分部
scp-logo-cs.svg
捷克分部
scp-logo-vn-400.png
越南分部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超常事件紀錄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scp-logo-zh.svg
繁中原創
scp-logo-en-400.png
主站翻譯

scp-logo-ru.svg
俄文分部
scp-logo-ko-400.png
韓文分部
scp-logo-cn-400.png
中國分部
scp-logo-fr-400.png
法文分部
scp-logo-pl.svg
波蘭分部
scp-logo-es.svg
西語分部
scp-logo-th.svg
泰文分部
scp-logo-dach-400.png
德文分部
scp-logo-it.svg
義語分部
scp-logo-ua.svg
烏克蘭分部
scp-logo-pt-400.png
葡語分部
scp-logo-cs.svg
捷克分部
scp-logo-vn-400.png
越南分部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未解明地點列表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scp-logo-zh.svg
繁中原創
scp-logo-en-400.png
主站翻譯

scp-logo-ru.svg
俄文分部
scp-logo-ko-400.png
韓文分部
scp-logo-cn-400.png
中國分部
scp-logo-fr-400.png
法文分部
scp-logo-pl.svg
波蘭分部
scp-logo-es.svg
西語分部
scp-logo-th.svg
泰文分部
scp-logo-dach-400.png
德文分部
scp-logo-it.svg
義語分部
scp-logo-ua.svg
烏克蘭分部
scp-logo-pt-400.png
葡語分部
scp-logo-cs.svg
捷克分部
scp-logo-vn-400.png
越南分部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基金會故事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scp-logo-zh.svg
繁中原創
scp-logo-en-400.png
主站翻譯

scp-logo-ru.svg
俄文分部
scp-logo-ko-400.png
韓文分部
scp-logo-cn-400.png
中國分部
scp-logo-fr-400.png
法文分部
scp-logo-pl.svg
波蘭分部
scp-logo-es.svg
西語分部
scp-logo-th.svg
泰文分部
scp-logo-dach-400.png
德文分部
scp-logo-it.svg
義語分部
scp-logo-ua.svg
烏克蘭分部
scp-logo-pt-400.png
葡語分部
scp-logo-cs.svg
捷克分部
scp-logo-vn-400.png
越南分部
/* source: http://ah-sandbox.wikidot.com/component:collapsible-sidebar-x1 */
 
#top-bar .open-menu a {
        position: fixed;
        top: 0.5em;
        left: 0.5em;
        z-index: 5;
        font-family: 'Nanum Gothic', san-serif;
        font-size: 30px;
        font-weight: 700;
        width: 30px;
        height: 30px;
        line-height: 0.9em;
        text-align: center;
        border: 0.2em solid #888;
        background-color: #fff;
        border-radius: 3em;
        color: #888;
}
 
@media (min-width: 768px) {
 
    #top-bar .mobile-top-bar {
        display: block;
    }
 
    #top-bar .mobile-top-bar li {
        display: none;
    }
 
    #main-content {
        max-width: 708px;
        margin: 0 auto;
        padding: 0;
        transition: max-width 0.2s ease-in-out;
    }
 
    #side-bar {
        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top: 0;
        left: -20em;
        width: 17.75em;
        height: 100%;
        margin: 0;
        overflow-y: auto;
        z-index: 10;
        padding: 1em 1em 0 1em;
        background-color: rgba(0,0,0,0.1);
        transition: left 0.4s ease-in-out;
 
        scrollbar-width: thin;
    }
 
    #side-bar:target {
        left: 0;
    }
    #side-bar:focus-within:not(:target) {
        left: 0;
    }
 
    #side-bar:target .close-menu {
        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width: 100%;
        height: 100%;
        top: 0;
        left: 0;
        margin-left: 19.75em;
        opacity: 0;
        z-index: -1;
        visibility: visible;
    }
    #side-bar:not(:target) .close-menu { display: none; }
 
    #top-bar .open-menu a: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 FIREFOX-SPECIFIC COMPATIBILITY METHOD */
    @supports (-moz-appearance:none) {
    #top-bar .open-menu a {
        pointer-events: none;
    }
    #side-bar:not(:target) .close-menu {
        display: block;
        pointer-events: none;
        user-select: none;
    }
 
    /* This pseudo-element is meant to overlay the regular sidebar button
    so the fixed positioning (top, left, right and/or bottom) has to match */
 
    #side-bar .close-menu::before {
        content: "";
        position: fixed;
        z-index: 5;
        display: block;
 
        top: 0.5em;
        left: 0.5em;
 
        border: 0.2em solid transparent;
        width: 30px;
        height: 30px;
        font-size: 30px;
        line-height: 0.9em;
 
        pointer-events: all;
        cursor: pointer;
    }
    #side-bar:focus-within {
        left: 0;
    }
    #side-bar:focus-within .close-menu::before {
        pointer-events: none;
    }
    }
}
:root {
    --posX: calc(50% - 358px - 12rem);
}
 
/*--- Footnote Auto-counter --*/
#page-content {
    counter-reset: megacount;
}
 
/*--- Footnote Superscript Number --*/
.fnnum {
    display: inline-block;
    text-indent: calc(-1% - 0.1em);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83%;
    text-decoration: none;
    font-weight: bold;
    font-style: initial;
    color: transparent;
    position: relative; top: -0.25em; font-size: 82%;
    padding: .15em calc(.21em - 0.4px) .12em calc(.11em - 1px);
    margin-left: -0.06em;
    margin-right: -0.25em;
    counter-increment: megacount;
    user-select: none;
}
.fnnum::after {
    content: "" counter(megacount);
    color: var(--fnColor, #E6283C);
}
.fnnum: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cursor: pointer;
    background-color: var(--fnColor, #E6283C);
}
.fnnum:hover::after { color: white; }
 
/*--- Footnote Content Wrapper --*/
.fncon {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calc(var(--posX) + 80px);
    line-height: 1.2;
    padding: 0.82rem;
    width: 10.3rem;
    background: white;
    border: 2px solid black;
    font-weight: initial;
    font-style: initial;
    text-align: initial;
    pointer-events: none;
    opacity: 0;
    transition: opacity 0.15s linear, right 0.3s cubic-bezier(.08,.72,.5,.94);
    z-index: 9;
}
.fnnum:hover + .fncon {
    opacity: 1;
    right: var(--posX);
}
.fncon::before {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transform: translateX(-52%) translateY(-55%) scale(1.15);
    background-color: var(--fnColor, #E6283C);
    color: white;
    content: counter(megacount);
    font-size: initial;
    font-weight: bold;
    font-style: initial;
    padding-left: 0.32em; padding-right: 0.32em;
    padding-top: 0.18rem; padding-bottom: 0.08rem;
}
 
/*--- Mobile Query --*/
@media only screen and (max-width: 1279px) {
    .fncon {
        position: fixed;
        bottom: 1.3rem;
        left: calc(11% - 50px);
        width: 70%;
        transition: opacity 0.15s linear, left 0.3s cubic-bezier(.08,.72,.5,.94);
    }
    .fnnum:hover + .fncon {
        left: 11%;
     }
}

:root {
    --posX: calc(50% - 358px - 12rem);
}
 
/*--- Footnote Auto-counter --*/
#page-content {
    counter-reset: megacount;
}
 
/*--- Footnote Superscript Number --*/
.fnnum {
    display: inline-block;
    text-indent: calc(-1% - 0.1em);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83%;
    text-decoration: none;
    font-weight: bold;
    font-style: initial;
    color: transparent;
    position: relative; top: -0.25em; font-size: 82%;
    padding: .15em calc(.21em - 0.4px) .12em calc(.11em - 1px);
    margin-left: -0.06em;
    margin-right: -0.25em;
    counter-increment: megacount;
    user-select: none;
}
.fnnum::after {
    content: "" counter(megacount);
    color: var(--fnColor, #E6283C);
}
.fnnum: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cursor: pointer;
    background-color: var(--fnColor, #E6283C);
}
.fnnum:hover::after { color: white; }
 
/*--- Footnote Content Wrapper --*/
.fncon {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calc(var(--posX) + 80px);
    line-height: 1.2;
    padding: 0.82rem;
    width: 10.3rem;
    background: white;
    border: 2px solid black;
    font-weight: initial;
    font-style: initial;
    text-align: initial;
    pointer-events: none;
    opacity: 0;
    transition: opacity 0.15s linear, right 0.3s cubic-bezier(.08,.72,.5,.94);
    z-index: 9;
}
.fnnum:hover + .fncon {
    opacity: 1;
    right: var(--posX);
}
.fncon::before {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transform: translateX(-52%) translateY(-55%) scale(1.15);
    background-color: var(--fnColor, #E6283C);
    color: white;
    content: counter(megacount);
    font-size: initial;
    font-weight: bold;
    font-style: initial;
    padding-left: 0.32em; padding-right: 0.32em;
    padding-top: 0.18rem; padding-bottom: 0.08rem;
}
 
/*--- Mobile Query --*/
@media only screen and (max-width: 1279px) {
    .fncon {
        position: fixed;
        bottom: 1.3rem;
        left: calc(11% - 50px);
        width: 70%;
        transition: opacity 0.15s linear, left 0.3s cubic-bezier(.08,.72,.5,.94);
    }
    .fnnum:hover + .fncon {
        left: 11%;
     }
}
null
scp-zh-989
[[[|]]] » null
[[[|]]] » scp-zh-989
評分: +21+x

項目編號: ZH-989
等級5
收容等級:
archon
次要等級:
none
瓦解等級:
ekhi
風險等級:
danger


特殊收容措施:紀錄顱骨內側具有異常增生者,每三個月進行對其「醫療關懷」,並提供[資料刪減].一種由基金會研發的寧酮類鎮痛藥,可緩解頭痛的不適感。以緩解患者Elan-Vital能量外衝通過性頭痛。干涉帷幕外醫學對於SCP-ZH-989(或稱托爾萊德症候群)的研究。 (revision. 02)

考量到該異常對於患者的生活品質及外觀等方面皆無顯著影響,對於患者的干涉已不必要,基金會的前台組織██向帷幕外販賣[資料刪減],並紀錄各地未管控奇蹟術事故.意指由非關注人士、非關注組織,或其他未知原因所引發的奇蹟術事故。 (revision. 06)

任何形式的干涉皆已不必要。(revision. 11)

描述:SCP-ZH-989被定義為為一種人類的異常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 ,舊稱托爾萊德症候群。致病原因與克魯松氏症候群相似,係因位於10號染色體上的FGFR2產生突變,影響顱骨發育及導致蝶囟閉合不全。如C████、Y3███等幾處的點突變都可能造成SCP-ZH-989[1]。

SCP-ZH-989於全球的盛行率約為0.2‰。主要病徵為:

  • 蝶骨、額骨及頂骨輕微內凹.在某些極端個案中,蝶骨、額骨、頂骨及顳骨皆有內凹情形。,在蝶囟周圍呈三角形內突起,通常不影響腦部發育
  • 蝶囟閉合不完全,留下小於一指寬的縫隙
  • EVE外散效應增強,常造成EVE外散通過性頭痛
  • 死後EVE潰爆(應注意該現象有別於死靈軌跡2])(revision. 07)

由於頭部兩側眼後部分缺少骨頭保護,除了該部分較脆弱外,患者顱腔內Elan-Vital能量外散效應也會連帶增強,並引發Elan-Vital能量外散通過性頭痛[3]。然而由於性質相似,常被誤診為壓力引起的緊縮性頭痛。

此外,患者對於EVE輻射的抗性擁有相當高的承受能力。

相關歷史:

yq3XhBP.png

達文西繪製的人類顱骨矢狀面的手稿對比圖。

桑達拉斯·托爾萊德(1377~1489),被認為是15世紀影響最為重大的奇蹟術師,然而他的相關事蹟因被多個宗教視為異端而被抹除。桑達拉斯症候群即是從他得名而來。跟據相關歷史研究[4],他死後的遺體在1489年,輾轉交給李奧納多·達文西,後者將其解剖欲繪製人類顱骨內側結構圖,解剖過程中達文西並未知曉其身份。經過還原,初期手稿曾為顱骨內側結構圖(上圖右),可發現SCP-ZH-989造成的異常突起。由於遺體保存完整且無明顯外傷,因此他將該病徵推定為一種缺陷。隨著其他解剖證據出現後,達文西因缺乏合理解釋而將該圖改繪製為矢狀圖(上圖左)。

自發性Elan-Vital能量外散與「太陽穴回春法」[5


上一章說到,許多中醫學知識與奇蹟學知識不謀而合,本章我們舉一個常見的例子做說明——「太陽穴」。

[資料刪節]

在中醫學的觀點上,將頭部側面、眼尾外側向後延伸的凹陷處稱作「太陽穴」,它被認為是頭部最重要的穴位之一。在一些古書籍中,也記載了按摩太陽穴是一種「回春法」,可以活絡全身氣血以達到保持精神、舒緩疼痛的功效——尤其是對抑制頭痛最為有效——並認為太陽穴附近脹痛是一種「大腦疲勞的信號」。

在解釋太陽穴的奧妙之處前,我們先來說一說腦內奇蹟學的發展。

事實上,對於腦內奇蹟學的研究出人意料地晚才開始,相關研究在1990年代才興起,公認第一個屬於該學科的研究由湯姆斯·杰倫遜(Jayrenson Thomas,1971-)提出,描述了生物的Elan-Vital能量外散(舊稱擴散)效應在人體上的表現[6],並發現人類頭部的EVE外散效應比起其他部位明顯高出好幾倍,這是在其他動物或實體上前所未見的,湯姆斯認為這種現象與智力有關,並開始著手調查。湯姆斯也因此被稱為「腦內奇蹟學的先驅」。

然而他研究多時後仍未果,反而由楊建華(1975-)發現了一個簡單的關聯性:Elan-Vital能量外散效應與該部位的「活化程度」有關。這種「活化程度」是通過該器官含有多少細胞、由細胞構造的複雜程度、至表皮的距離及細胞凋亡速度等十二個面向進行評比,詹森為此列出了一套完整的公式可供計算人體某一處每分鐘Elan-Vital能量外散量(礙於篇幅,證明及完整公式附於本書末尾部分)。經過計算,定時情況下以大腦散發至頭骨囟門處的Elan-Vital能量外散量最高,比起最低處——指尖處高出了52倍[7]。

[資料刪節]

在近代,一些報告指稱出現許多病例,均描述為「無法確定成因且反覆出現的頭痛」,也有一小部分的該病例被誤診為壓力性頭痛、偏頭痛等,然而這些都不是主要的致病原因。在基金會檢查後發現,這些患者都曾擁有頭骨上的創傷,致使該部分的組織無法承受這些從大腦散發出的EVE,使得細胞「過活絡化」,導致了炎症反應,而後基金會將這種症狀稱為「Elan-Vital能量外散通過性頭痛」,並開始重視人員施展奇蹟術時的防護措施。

話又說回來,這跟中醫學又有什麼關係呢?雖然古人並未知曉生命體散發EVE的相關原理,但卻也早就發現太陽穴等頭部各處較脆弱、容易因Elan-Vital能量外散而發炎的部位,並且了解了可以使用按摩及自然療法等方式舒緩疼痛,這些方法其實跟現代奇蹟學的觀點大同小異。

附錄ZH.989.1:未管控奇蹟術事故紀錄ZH-068

日期:2014年02月24日,10時21分。

地點:Site-ZH-44


[紀錄開始]

<10:21:23>D-34288進入SCP-ZH-███的收容間。

<10:22:32>D-34288受SCP-ZH-███影響而[資料刪除]。

<10:22:47>D-34288由安保人員強行處決,子彈由其頭部左側太陽穴附近貫穿至右下顎。

<10:22:50>Site-ZH-44的24具Elan-Vital能量輻射探測器.10具檢測各異常收容間以防收容突破,9具檢測站內設施,5具監控站外環境水平。接連發出警告,達到「帷幕內風險」等級。

<10:22:58>9具EVE輻射探測器發出警報,已達「相位輻射」等級.足以扭曲現實的Elan-Vital能量輻射。,SCP-ZH-███的收容間內高出站內平均值的9~42倍。D-34288開始自燃,SCP-ZH-███的收容間內部全體人員均報告「身體劇烈疼痛」。

<10:23:07>D-34288屍體逐漸化為灰燼。

<10:23:46>D-34288屍體完全轉變為灰燼。SCP-ZH-███的收容間內部人員的狀況逐漸緩解。

[紀錄結束]


附註:本次事故證實了SCP-ZH-989患者的死後Elan-Vital能量潰爆的可能性,並使風險等級由3級Warning(警戒)提升至4級Danger(危險)。

附錄ZH.989.2:討論紀錄

日期:2021年02月24日,10時21分。

地點:Area-ZH-44,Sector-M舊址。


[記錄開始]

Dr. Shaman Surge:各位三垣指揮部的指揮官你們好,本次我們想來談一談SCP-ZH-989。

研究員 夜落楓:切入正題地說,我們對於SCP-ZH-989的異常性質的預想完全錯誤。

Surge:SCP-ZH-989並未如同預想般地與SCP-ZH-621的ζ2 (zeta-2)單元產生交互,SCP-ZH-989就只作用在人類的蝶囟上,形成了一種新的組織。

3E-8:好的,所以這個組織有任何作用嗎?

夜落楓:事實上,1900年的環境背景Elan-Vital能量生產速度推估值是每分鐘0.2毫桑達.每分鐘產生1桑達Elan-Vital能量即達「相位輻射」等級 。,2000年末也只達到每分鐘0.35毫桑達。然而在2018年SCP-ZH-835發生後環境背景Elan-Vital能量生產速度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提升著,時至今日,環境背景Elan-Vital能量生產速度已達到每分鐘0.45毫桑達……

3E-2:你沒說到重點,而且死後Elan-Vital能量潰爆該如何處理呢?像這個Sector不就是因此而毀掉的嗎?

夜落楓:抱歉,但我還沒說完。我想講的是人類的Elan-Vital能量生產速度正在提高。今日的人類Elan-Vital能量生產速度已達到每分鐘0.24毫桑達,大概是1900年生產速度的十倍。所以這就是為何有如此多人的腦部不堪負荷而潰爆。

夜落楓:我們的結論是死後Elan-Vital能量潰爆並不是因SCP-ZH-989造成的,而是Elan-Vital能量過度累積在腦部導致的,SCP-ZH-989反而能對此有幫助。

夜落楓:我並不覺得SCP-ZH-989對於未來人類會有任何壞處。SCP-ZH-989形成的組織是個極其特殊的結構,它能幫助人類Elan-Vital能量外散的效率增加,對於使用奇蹟術會更加輕鬆……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Surge:我贊成落楓的說法,而且這種組織也會隨著年齡而日漸堅硬,大概不出10年就能達到一般頭骨的硬度。

Surge:也許我們可以大膽地說SCP-ZH-989是奇蹟術增幅事件推動著我們演化的結果。根據回報,擁有SCP-ZH-989特徵的人類已占全球人口2%……

夜落楓:因此我們真正想提出的是:解除SCP-ZH-989的收容措施,我們還有其他更重要的異常待處理。

Surge:如前面提到的,雖然SCP-ZH-989確實沒有加強SCP-ZH-621,但SCP-ZH-835正在一步步地擴大SCP-ZH-621的效應,我們應該先解決這件事,否則臺灣會變成是個造蠱的場所。

[紀錄結束]


三垣議會投票結果:10通過-3反對-0棄權

備註:分級委員會已將該項目重分級至Archon。進一步描述尚待更新。

參考資料
1. 徐東茂、王鏘祥(2008年3月)。FGFR2突變的影響或有超常性—托爾萊德症候群與克魯松氏症候群的相似處。基金會超常醫療期刊,58,38-40。
2. █████████(2008)。奇蹟天文學(第15版,98-101頁)。大一統奇蹟學國際研究中心。
3. 陳順明(2010年7月)。不同材料對於EVE外散效應的影響。基金會超常醫療期刊,57,12-13。
4. Carlson,L.(2007).An Analysis of Thaumatology Behavior of Sandaras Tolllade.Foundation Observer.
5. 郭順懷(2011)。從現代奇蹟學知識看古代中醫學技術(初版,26-28頁)。大一統奇蹟學國際研究中心。
6. Thomas,J(1992).Elan-Vital Energy Diffusion Effect in Human Brain.Grand Uni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Thaumatology.
7. 楊建華(1994)。同種生物的Elan-Vital能量外散量的計算方式。基金會奇蹟學年刊,27,5-8。


燦藍神穹Azure Skydome

除非特別註明,本頁內容採用以下授權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