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http://ah-sandbox.wikidot.com/component:collapsible-sidebar-x1 */
#top-bar .open-menu a {
position: fixed;
top: 0.5em;
left: 0.5em;
z-index: 5;
font-family: 'Nanum Gothic', san-serif;
font-size: 30px;
font-weight: 700;
width: 30px;
height: 30px;
line-height: 0.9em;
text-align: center;
border: 0.2em solid #888;
background-color: #fff;
border-radius: 3em;
color: #888;
}
@media (min-width: 768px) {
#top-bar .mobile-top-bar {
display: block;
}
#top-bar .mobile-top-bar li {
display: none;
}
#main-content {
max-width: 708px;
margin: 0 auto;
padding: 0;
transition: max-width 0.2s ease-in-out;
}
#side-bar {
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top: 0;
left: -20em;
width: 17.75em;
height: 100%;
margin: 0;
overflow-y: auto;
z-index: 10;
padding: 1em 1em 0 1em;
background-color: rgba(0,0,0,0.1);
transition: left 0.4s ease-in-out;
scrollbar-width: thin;
}
#side-bar:target {
left: 0;
}
#side-bar:focus-within:not(:target) {
left: 0;
}
#side-bar:target .close-menu {
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width: 100%;
height: 100%;
top: 0;
left: 0;
margin-left: 19.75em;
opacity: 0;
z-index: -1;
visibility: visible;
}
#side-bar:not(:target) .close-menu { display: none; }
#top-bar .open-menu a: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 FIREFOX-SPECIFIC COMPATIBILITY METHOD */
@supports (-moz-appearance:none) {
#top-bar .open-menu a {
pointer-events: none;
}
#side-bar:not(:target) .close-menu {
display: block;
pointer-events: none;
user-select: none;
}
/* This pseudo-element is meant to overlay the regular sidebar button
so the fixed positioning (top, left, right and/or bottom) has to match */
#side-bar .close-menu::before {
content: "";
position: fixed;
z-index: 5;
display: block;
top: 0.5em;
left: 0.5em;
border: 0.2em solid transparent;
width: 30px;
height: 30px;
font-size: 30px;
line-height: 0.9em;
pointer-events: all;
cursor: pointer;
}
#side-bar:focus-within {
left: 0;
}
#side-bar:focus-within .close-menu::before {
pointer-events: none;
}
}
}
/* source: http://ah-sandbox.wikidot.com/component:collapsible-sidebar-x1 */
#top-bar .open-menu a {
position: fixed;
top: 0.5em;
left: 0.5em;
z-index: 5;
font-family: 'Nanum Gothic', san-serif;
font-size: 30px;
font-weight: 700;
width: 30px;
height: 30px;
line-height: 0.9em;
text-align: center;
border: 0.2em solid #888;
background-color: #fff;
border-radius: 3em;
color: #888;
}
@media (min-width: 768px) {
#top-bar .mobile-top-bar {
display: block;
}
#top-bar .mobile-top-bar li {
display: none;
}
#main-content {
max-width: 708px;
margin: 0 auto;
padding: 0;
transition: max-width 0.2s ease-in-out;
}
#side-bar {
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top: 0;
left: -20em;
width: 17.75em;
height: 100%;
margin: 0;
overflow-y: auto;
z-index: 10;
padding: 1em 1em 0 1em;
background-color: rgba(0,0,0,0.1);
transition: left 0.4s ease-in-out;
scrollbar-width: thin;
}
#side-bar:target {
left: 0;
}
#side-bar:focus-within:not(:target) {
left: 0;
}
#side-bar:target .close-menu {
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width: 100%;
height: 100%;
top: 0;
left: 0;
margin-left: 19.75em;
opacity: 0;
z-index: -1;
visibility: visible;
}
#side-bar:not(:target) .close-menu { display: none; }
#top-bar .open-menu a: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 FIREFOX-SPECIFIC COMPATIBILITY METHOD */
@supports (-moz-appearance:none) {
#top-bar .open-menu a {
pointer-events: none;
}
#side-bar:not(:target) .close-menu {
display: block;
pointer-events: none;
user-select: none;
}
/* This pseudo-element is meant to overlay the regular sidebar button
so the fixed positioning (top, left, right and/or bottom) has to match */
#side-bar .close-menu::before {
content: "";
position: fixed;
z-index: 5;
display: block;
top: 0.5em;
left: 0.5em;
border: 0.2em solid transparent;
width: 30px;
height: 30px;
font-size: 30px;
line-height: 0.9em;
pointer-events: all;
cursor: pointer;
}
#side-bar:focus-within {
left: 0;
}
#side-bar:focus-within .close-menu::before {
pointer-events: none;
}
}
}
/* source: http://scpko.wikidot.com/theme:minimal-scp-foundation-by-cocoonist */
#top-bar .open-menu a {
position: fixed;
top: 0.5em;
left: 0.5em;
z-index: 5;
font-family: 'Nanum Gothic', san-serif;
font-size: 30px;
font-weight: 700;
width: 30px;
height: 30px;
line-height: 0.9em;
text-align: center;
border: 0.2em solid #888;
background-color: #fff;
border-radius: 3em;
color: #888;
pointer-events: none;
}
div#side-bar {
position: fixed;
left: -19em;
height: 100%;
overflow-y: auto;
top: 0;
width: 17em;
padding: 0.45em;
display: block;
z-index: 10;
transition: left 0.5s ease-in-out;
}
div#side-bar:hover {
left: 0;
}
div#side-bar:before {
content: '≡';
position: fixed;
top: 0.5em;
left: 0.5em;
font-size: 30px;
width: 36px;
height: 36px;
text-align: center;
z-index: 6;
transition: left 0.5s ease-in-out;
opacity: 0;
cursor: pointer;
}
div#side-bar:hover:before {
transition-delay: 0.1s;
}
@media (min-width: 768px) {
#main-content {
max-width: 708px;
margin: 0 auto;
padding: 0;
transition: max-width 0.2s ease-in-out;
}
.mobile-top-bar {
display: block;
}
.mobile-top-bar li {
display: none;
}
}
駐點機動特遣隊
Celestial Spear-9
駐點機動特遣隊
Celestial Spear-9
特殊收容措施:基於SCP-ZH-800的破壞性與顯著的經濟危害,全時段監控由Site-ZH-50-3X附屬之地球大氣研究Sector協同Site-ZH-02的附屬大氣觀測站E-09進行,權責單位為基金會氣候異常局。
當項目被發現進入SW 24狀態時,DTF-天槍-9 "長空之狐"及NTF-玄戈-6 "深淵湧流"將投入使用奇術能瓦解導彈來遏制初步異常。
描述:SCP-ZH-800(以下簡稱該氣候)是一異常大氣現象,目前並無確切證據顯示其發生的規律或要素,故事先預防是不可能的。
該氣候發生前24個小時,位於太平洋北迴歸線以南的海平面上空5000至10000公尺處,將隨機出現大小、數量不一之球型電漿體,會被附近經過之航空器所吸引並造成致命威脅,此階段被稱為SW 24。
該氣候發生前10個小時內,所形成之電漿體會升空至散逸層,並形成一雲霧狀異常雲體,並持續升空擴大,吸引地球軌道上的金屬物質(如人造衛星、太空垃圾等),此階段通常會造成經過該處之人造軌道飛行器損毀,緊急疏散與2級站點警報將於此時發佈,基金會軌道設施應於此時遵循Site-ZH-50-1B之引導遠離異常發生區域,此階段被稱為SW 10。
該氣候發生時,原擴增的體積將呈指數性增長,並覆蓋8分之一的地球大氣層上空,覆蓋區域下方空氣含氧量平均減少5%、空氣密度增加25%、各地水氣含量產生不一之變化,增加與減少的落差達到205%,該氣候造成的異常雲體將逐漸向下擴增並直到接觸海平面,此階段被稱為OV 0。
該氣候發生2小時後,異常雲體(被稱為SCP-ZH-800-1)約於此時接觸海平面,此時異常雲體停止增長,仍在吸收經過其上空之人造航空器,SCP-ZH-800-1開始自轉並形成一飽含電漿體與金屬廢墟之異常氣候,外型與颱風類似並呈逆時針旋轉,將吸收過去數小時間已聚集於100000公尺高空之人造物體向下拋擲,因電漿聚合體張力飽和而造成電能外洩(如閃電),部分較大的能量溢出會生成帶有高度電磁輻射的能量體,通常呈現為紫紅色的閃電,被歸類為SCP-ZH-800-2,此階段被稱為OV 2。
SCP-ZH-800-2會造成半徑500公里的範圍內數次寬頻率、高強度的短暫電磁波噴發,對範圍內的電子產品造成破壞,Site-ZH-50-3X所提出的報告表示,電磁波影響範圍呈現圓柱體且上下高度幾近與SCP-ZH-800-1齊平,故也能影響到超高空偵查航空器或是軌道設施等人造載具。
約於OV 24,於SCP-ZH-800-1內部的電能完整釋放完畢後,SCP-ZH-800會以散逸的方式消失。
目前沒有發現任何能夠精準預測和預防SCP-ZH-800的方法,而在SW 24的期間,透過物理破壞初始出現之電漿體已證實對於造成災害的規模能夠達到顯著的降低,作戰報告請參見附錄。
如成功於SW 15之前破壞超過90%之電漿體,SCP-ZH-800將有大概率無法生成,僅造成小單位電磁脈衝損失,故專屬之戰術戰鬥機編隊與各式投放導引彈頭之單位成立是必須的,編隊計畫請參見附錄。
2007/03/29更新:曾因意外而駕駛航空器於SCP-ZH-800-1中的飛行員指出其暴風圈內發生的複數離奇現象,經過實驗研究後並無發現類似情況之發生可能,異常電磁波對人腦之影響仍於Site-ZH-44進行研究,並將可能受其影響之人員移往Site-ZH-50放射性危害部門進行後續觀察,關於SCP-ZH-800內部探索之報告請參閱附錄。
2017/03/30更新:專屬之戰術戰鬥機與戰略轟炸機編隊已被整編至DTF-天槍-9"長空之狐",並駐紮於Site-ZH-50-2A。
附錄:
我是隸屬於DTF-Celestial Spear-9第206空中戰術反應隊第76戰術戰鬥機分遣隊飛行官Weizsäcker上尉,個人代號Sturm,現在於海上基地G329簡報室實施作戰後簡報。
簡報附檔:平面海域圖
在此之前的一項任務是支援GOC的海上研究設施收復作戰,在備彈用盡後本人依循指示照返航路線向飛行場086移動。
我手指的這個位置是氣象800的最大暴風圈外緣位置,另外顯示黃色三角形的圖針是進行聯盟基地支援作戰的任務位置,暴風圈最大範圍接觸了我的座機返航的航道,而在我經過此點時,由目視觀測到了氣象800,距離約為1000至1250公尺外。
藍色三角形是一分鐘後我的座標,氣象800的範圍在此期間擴增了近3000公尺,已經覆蓋機隊所在位置了,此後由於機上電子設備癱瘓或失效,故無法顯示後續座標還請見諒。
簡報附檔:音訊檔案
起初由於已知資訊的不完整,以及原本對電戰異常偵測之雷達大量檢測出的等離子反應,個人推測是電離層異常,故除了必要操作與奇術能相位雷達以外的的系統被本人關閉以減少電磁波對機上設備之損毀。
簡報附檔:電磁軌跡模型
簡報附檔:攝像機影像
這裡可以注意到雷達的參數與我頭盔鏡頭所拍攝到的畫面對比,很明顯異常雲層中的電能會頃向於靠近航空器。
很抱歉這邊的畫面有些搖晃,這邊稍微做一些解釋,當時我正觀察著機體的受影響狀況,卻發現有許多我不認識的生物和難以描述的狀況發生在機體上,我做了許多應急處理。
但各位可以看到從鏡頭看出去時是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的,目前超常應對中心的Michael博士推測是由於人腦曝露在不穩定的超高頻電磁波中而產生的幻象,但沒有實際證據證明是什麼造成了足以對人腦造成特定影響的電磁波,亦或是為何頻率不會高到對人體造成更加嚴重的致死性危害;接著由於電磁干擾的影響,雷達與攝像頭被迫關閉,此後的部分由我口訴。
-
諮詢專家代號:V(人事主任)
個案轉移聯絡人:Zumwalt 上尉(部門主任)
地點:Site-ZH-02第五評估室、Nx-ZH-30
筆記:她很安靜,可以觀察到先天性的白化症,但不清楚為何可以接受飛行員訓練,頭髮跟瞳孔都是白色的,而瞳孔開始出現白內障的狀況,我認為在喪失視覺的狀況下,其他感官是較為敏感的,提出的申請通過之後,我帶她到地下街的咖啡廳…就是環境比較讓人放鬆的地方,進行諮詢。
V: 「雖然我們應該在辦公室裡問的,不過在正式開始以前需要甜甜的,不然沒辦法思考,想吃什麼點心都可以喔!」
Liesbeth: 「好…謝謝你。」
*skip
Liesbeth:「一開始有很多發著白光的球體從海面出現,它們開始往上飄,速度很快,有人的座機只是稍微靠近就失去控制墜海了。」
V:「抱歉讓妳想起不好的回憶;不過如果妳願意的話,希望可以告訴我接下來發生的事…」
Liesbeth:「…..我沒有看到他們彈射。」
V:「對不起…」
Liesbeth:「沒關係的,因為我知道總有一天還是要面對。」
V:「嗯吶,我可以繼續問嗎?」
Liesbeth:「可以。」
V:「在進入那塊很大很大的雲裡面時,在裡面發生了什麼?」
Liesbeth:「抱歉,我有點難形容那是什麼感覺…博士常常搭飛機嗎?」
V: 「其實很少…不過有一次我搭飛機要去我們其中一個設施的時候,當時也因為一些奇怪的原因導致儀表壞掉了,我們在黑夜裏面迷航,好險最後有看到陸地的燈光,要不然就會撞到海裡面了。」
Liesbeth:「有點像是那種感覺,只是…」
V:(對象情緒不穩,Dr. V握著對象的手試圖安撫情緒,遞上了衛生紙並準備要求終止諮詢時,對象要求繼續溝通)
Liesbeth:「除了迷航以外,裡面到處都是紫紅色的閃電,而且明明速度還沒降下來,有很多████站在機翼上████████…還有面罩…衣服很奇怪….,很噁心的█████████…」
V:「沒事的,這裡很安全,如果說出來會比較舒服一點點的話,我會在這裡聽你說。」
Liesbeth:[對話內容已編輯]
*skip
V:「你很想念天空嗎?」
Liesbeth: 「雖然很努力想要忘記那種感覺,也告訴自己是沒辦法的事情,不過還是會…很哀傷。」
V: (因對象情緒高度不穩,暫時中止諮詢)
這是一名原本在小鷹號航母服役的美國海軍飛行員,在氣象800發生時,她與她的中隊失去了連繫,並因為異常性質導致無法維持正常的編隊並遭到氣象800波及,按照任務執行的座標與時間來看,她是第一批也是唯一存活的首先目擊者。
從諮詢紀錄中我們可以得知,在氣象800造成影響之前,曾經有不斷上升的白光球體出現在海平面上,從當時就已經被切斷聯繫這點我們可以知道至少從該時刻起,異常就能影響到人造航空器。
對於相關異常事項的紀錄已呈報至專責單位處理,權責人為特工Ragnar。
以上,報告完畢。
機動特遣隊計劃書字號:20070002520
申請人:權責指揮官Obermaier少校/4B
附議人:4級權限主管附議表格
緣由:奉三垣指揮部指示成立對SCP-ZH-800之前期異常遏制部隊
代稱:"長空之鴞"
授權編號:天槍-10
簡述:編入長程超高速戰鬥機與多彈頭導引彈種,在由海基發射的中長程導彈掃蕩之後負責清除剩餘威脅。
核准:Site-ZH-50安保主任-Tsubasa
承Site-ZH-01之令,除編成MTF-天槍-10"長空之鴞"進行異常初步遏制之外,另工程部門應將基金會管轄之所有航空器應進行儀器增強絕緣改裝,並進行感測器升級,任何單位一經發現SCP-ZH-800的生成應立即通報本部,請所有衛星監管部門、基金會航空器駕駛與地面氣象站點予以戒備。
會辦各大部門
機動特遣隊計劃書字號:20170000031
申請人:權責指揮官Obermaier中校/4B
附議人:4級權限主管附議表格
緣由:重編DTF-天槍-9/升級與改組、編入MTF-天槍-10"長空之鴞"
代稱:"長空之狐"
授權編號:天槍-9
簡述:指揮鏈簡化與優化,因近來SCP-ZH-800的出現機率降低,將機動作戰中心中的兩支大型航空特遣隊合併以優化異常項目遏制程序。
核准:Site-ZH-50安保主任-Tsubasa
此為基金會在已觀測到的第二次SCP-ZH-800產生時所進行的實驗。
此次實驗攜帶超高頻電磁波探測儀等儀器與5名操作人員,搭載並操作於第三代反重力多功能研究船SCS“瑤光號”,操作人員被保護於船艙中的絕緣區塊。
[10:49] 艦載自動化系統啟動,請輸入任務代碼,偵測到新的改裝,正在進行能源調配最佳化。
[10:49] 第一首要任務載入:回傳資訊模組
[10:50] 第二首要任務載入:保護船員
[10:50] 午安,很高興見到你回來,操作員,所有船員已登艦,準備就緒,系統待命中。
[10:51] 啟用自動化報告書編寫程序,操作員,記得要稍作更改。
[14:10] 現在時間,1410,OV 3,偵測到大氣電離輻射,絕緣艙啟用。
[14:21] 錨索定位完成,備用線路良好,指揮部,請指示。
[14:30] 指揮部,SCS瑤光號進入暴風圈,操作員,左滿舵。
[14:45] 外部電磁波超越臨界值,對人體顯著危害,建議操作人員,保持安全距離。
[14:50] 進行大氣採樣,電磁能超越儀器上限值,請指示。
[15:00] 指揮部,異常的威脅指數超越系統預設值,建議折返。
[15:01] SCS 瑤光號繼續任務,操作員,請停止敲打艙壁。
[24:59] 通訊不穩,瑤光號正嘗試駛離暴風圈,請指揮部回覆。
[02:00] 瑤光號船體遭受嚴重損害,損害報告:高度表失效、空速表失效、航向表失效,損害原因:高速破片,推測為人造衛星殘骸。
[02:00] 指揮部,控制介面出現操縱失靈前兆,SCS 瑤光號請求至最近的基地迫降。
[02:05] 航向200,Area-ZH-75。
[02:10] 瑤光號船體遭受不可逆轉損害,損害報告:機械隔艙失控、絕緣隔艙失效、維生系統失效、反重力發動機無回應,危害評估:建議海面迫降,警告:迫降、迫降、迫降。
[02:15]綜合評估,陣亡人數_3,艙體進水,警_警告,艙體進水。
[??:??] 載入協_協_協_定中。
[??:??] 數_數_數_數據顯示隔離艙內_內_內_內_內仍有倖存者。
[??:??] 計_計算成功,第一首要任務:回_回傳_資訊模組爆炸彈_彈_彈_彈_彈射是唯一_一_的辦法,爆炸彈射是唯一的辦法。
[??:??] 船_船_船員,爆炸會使存_存_存_活率降至0_0_0_0%%
[??:??] 文字輸入:技術員Dieter:絕緣艙太大,不用保全我的性命,你儘管完成任務,我就在這裡,哪裡也不去。
[??:??] 我計_計_計_計_計_計_算過了,第二首_首_首_首_首_
[??:??] 爆炸倒_倒數,,9_9876_6_5
[??:??] 5_5_543_
[??:??] 第二_二_首要任務載入_:保護船員。
技術員Dieter與資訊模組氣囊於████海域漂浮時由SDG-72"Archorme".基金會導彈驅逐艦,隸屬於NTF-玄戈-6 "深淵湧流"救起,技術員Dieter進入重度失溫狀態並顯現出輕度腦震盪的症狀,該員於艦上醫療人員實施心肺復甦等搶救之後生還。
位置 |
經過 |
處置情況 |
1.(-0.022140, 178.926574) |
東半球所有主要城市及站點受異常電磁脈衝影響,█████具人造衛星及航空器墜毀,███公噸太空垃圾落至地表,████人死亡,約損失█████████美金之資產 |
處置完畢 |
2.(-28.215320, -132.641017) |
[數據刪除] |
處置完畢 |
3.(-19.229833, 81.099319) |
印度南部及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地受電磁脈衝影響,██具人造衛星墜毀,██公噸太空垃圾落海,3名基金會人員在打撈軍事衛星模組時因意外受輕傷 |
處置完畢 |
4.(-53.041146, 128.498494) |
澳洲西岸主要城市受電磁脈衝影響,大洋洲交通動線阻絕,3具人造衛星墜毀,1具基金會誘餌軌道飛行器墜毀,一名電力公司員工意外觸電死亡 |
處置完畢 |
5.(-43.545983, 178.293590) |
紐西蘭部分城鎮受電磁脈衝影響,1具私人航空器墜毀,無人傷亡 |
處置完畢 |
page revision: 14, 最後編輯於: 18 Jun 2024 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