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關注組織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機動特遣隊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基金會設施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員工與角色檔案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世界線中心頁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系列檔案室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競賽資料庫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異常物品紀錄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超常事件紀錄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未解明地點列表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您正在查詢的標題為:基金會故事
在多個資料庫中發現符合該標題的文件
請選擇欲查詢的資料來源,或按此取消
作品著作資訊
原文:Reviewing 7kcon: Reflections On A Rubric 7000競賽回顧:反思評分標準
作者:LORDXVNV
譯者:Frederica Bernkastel
內容摘錄:
然而,我不認為直接沿用以上的標準是個好主意。它確實就SCP撰寫技術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並以此決斷它好或不好,但說到底,SCP能帶來的樂趣絕不僅僅只來自於我所使用這七個指標。
我認為當你喜歡某篇文章時,想要剖析這個作品之所以好的理由,要從中挑出能打磨改進的地方將會更加艱難。這就像是要在混凝土中找裂縫一樣。如果它做得相當好了,就算上頭有著微觀的裂縫,你也很難用肉眼挑出這種毛病。
簡介
嘿我LORDXVNV啦。在SCP-7000競賽中,我用了下面這張標準表來決定競賽作品的評分,或許你有印象喔。
標準 | 評語 | 得分 |
---|---|---|
點子與內容 | ||
組織架構 | ||
表達 | ||
用詞/科學口吻/語句流暢 | ||
美觀 | ||
回饋與尊重 |
這張表在競賽中引起了不少討論,我的朋友DodoDevil還在SCP-7399用了這個點子。現在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我想分享一些我的見解,說明我是如何想到這些評分標準的,又做了哪些設計後付諸實施,接著我回顧我自己過去的想法,審視這個評分標準如何改變了我如何進行有效評論的觀念。
Table of Contents
|
起源
動機
我做這張表的終極目的便是確保評分公正。我事前就預計會有大量作品參加SCP-7000競賽,而該競賽最後證實了我的預測——根據SCPER的數據,加上那些在投稿期就慘遭刪除的作品,本次競賽一共吸引了將近200的參賽投稿。
我想找個方法講明我的觀點,同時找機會剖析、研究作者如何活用SCP格式,以此找出有相當水準的標準比較方式。我希望開發出一個有系統的方法,好閱讀並評論那即將登錄網站的上百件作品。與此同時,我也相信這裡的每分作品都值得深入分析,而不是僅僅賞它一個UV或DV。
我會給SCP評分標準的每個指標打下1~5的分數,並留下簡短的評語說明自己的給分原因,最後附上更實質的評論解釋。對於那些我喜歡的文章,我的評論往往是對其得分項簡短而精闢的總結。而那些我不喜歡的文章,我則會更深入的說明原因,再加上一些我無法嚴格分入以上七類的雜項細節。
設計
於是我把對參賽作品的評分標準分成七類:
- 點子與內容
- 組織架構
- 表達
- 用詞/科學口吻
- 語句流暢
- 美觀
- 回饋與尊重
這使我從現有的創意寫作評分標準(https://studylib.net/doc/25350238/creative-writing-rubric)改編的結果。我從「用詞」中將「科學口吻」獨立列出以強調其重要性,另外還加上了「美觀」、「 回饋與尊重」兩個標準。在當時,我認為這樣可以突顯SCP格式與傳統創意寫作相比不同的額外特徵。
不過將這些標準實際應用於SCP評分時,我這個觀點有了一些變化。
深入分析我的七個標準:
點子與內容在各類形式創作中都是普世通用的。其他六類標準則都有各自的獨特挑戰:
點子與內容
故事說的清楚嗎?核心異常的詮釋新穎嗎?
我對點子與內容的額外考量是與其他SCP相比的新穎與否。我們這個網站已經有7000多個SCP了,很難苛求每個SCP都是絕對原創。但這不是你封筆不寫的理由,相反的,這應該是你更努力追求創新的理由。
我曾經在某個已經沉入諾大維基汪洋的評論中,提過想在這裡作百分百原創已經不可能了。然而與此同時,每個人在維基發表文章時,都會有著各自不同的目標。有些人想磨練自己的文筆造就藝術,有些人只是想寫點東西自娛娛友。那些有創新精神,給老梗注入新鮮於流行的人將會被人們銘記,不這樣做的人就會比前者更容易遭到遺忘,但那不要緊,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為了在這裡留下聲名而來。
但這畢竟是競賽,我選擇更青睞於那些新穎的酷東西,並對看膩的老掉牙爛梗加大力度批判。
那將是唯一輕易評斷的標準了。
組織架構
文本間的過度是否能將這個SCP點子串聯起來?事件編排的順序講不講邏輯?
SCP格式歸根究柢就是小說。你把特殊收容措施搞好後,剩下的格式就隨你便了。
通常SCP會成為一篇故事。一般而言,故事應該要有開頭、過程、結尾。首先是鋪墊,然後來到高潮,最後迎接結局。
另一方面,SCP也可以是文字呈現的靜態描摹創作,它運用意象等修辭技巧,以便向讀者傳達某種感情。
我相信7000競賽我拜讀的大多數SCP,至少都做到了以上兩段描述的其中之一。然而就根本上來說,這兩件事其實就形式而言是有很大區別的,現在回想起來,把兩者塞在同一個標準做評分似乎不太公平。
事實是,你能看到那位悲劇的輸家故事──SCP-7000──在一個又一個的小插曲中行進,中間不斷穿插著短暫的大世界觀資訊,這就是個描摹與敘述的集合體。你也能看到SCP-7043,一個莫非•勞要你著手寫劇本的故事。你還有SCP-7010,故事主體就是透過很哲學的日記來講述的──這就偏向了相當純粹的故事。你也知道其他作品──像我自己寫的SCP-7997──它用了大量的表格與類比手法,這個就比較像是純粹描摹的部分。
我沒法說哪篇作品的組織架構會比較差。但都給他們一樣的分數又顯得相當荒謬。
到了最後,這個標準只好用我自己的直覺評斷。如果我感覺這事件太跳痛,感覺故事有好大部分遭到遺漏了,感覺有地方設計得太過刻意而不自然,我就給它記上一筆。從做為評分標準的角度來看,這其實還挺令人失望的,但單論公平似乎也沒有那麼糟。
「組織架構」最終成了我對該作品喜好程度的代表標準。如果我不喜歡這篇作品,通常我已經對它的結構頗有意見,或者其他之類的。
表達、用詞/科學口吻、語句流暢
作者是否全心全意地表現自己的點子?
是否有效運用了科學口吻?不適合科學口吻的部分是否選用了合適的詞彙?
我朗讀你的句子時會感覺「好」嗎?
我把這三類放在一起,因為三者給出的評分相當接近,頂多存在一點整體上的差別。
事實的真相很簡單:儘管這只是業餘的小說創作,但這裡的每個人幾乎都有能力好好寫句子。幾乎每個人都能好好使用科學家的方式寫文。我大多只會在最後花五秒鐘決定要在用詞/科學口吻與語句流暢給多少分數。在我看來,如果某人用字遣詞是差勁的,他們寫的句子也就好不到哪裡去。
於是表達就成了唯一值得分析的焦點了。而我對表達的判斷是:作者究竟多在乎自己的創作。他們是否與自己的點子關係緊密,而身為讀者的我們是否能看出這一點。
現在回想起來我不得不承認,我對表達結構的思考還不足以在本文中寫給各位做分析。對我而言這還處於「看過就知道了」的狀態,而且與作者的技術能力高度相關。我想作者的表達往往建立於他對文學規則的理解,是在知道如何與何時打破它後水到渠成的吧。
於是在我的評分中,表達成了我對該作品喜好程度的又一個代表標準。與組織架構相同,如果我不喜歡你的作品,我就知道可能是你表達力較弱的因素──然而即便是這樣,我也不太能說明怎樣才能成為表達力強的作品。
美觀
CSS主題是否契合文本講述的故事?頁面是否令人賞心悅目?是否能清楚讓讀者明白閱讀全文需要多久時間?格式脫落與其他實驗亮點是否與描述異常有關?
這標準很有意思。
SCP是網路小說,這不僅僅是單純的紙筆創作而已。文字純粹主義者都是對CSS頗有微詞,但到頭來,漂亮的CSS本來就救不回糟糕的作品。它就像是烹飪用鹽──目標只是帶出味道。
最終,我本來會給那些平庸的CSS三分了事,但後來我全部都五分奉上了。說起CSS,大多數作者都沒有拿它來搞花裡胡哨的東西,都安分的用了預設主題與div。
我最後選擇對主題與div外的東西實行扣分制──格式脫落與閱讀時長。如果你用了超過三格疊代,我可能就要在這裡扣你一分了。如果你在同一頁塞了大量隱藏文字,我也會給你記一筆。
但這對我最終決定影響不大,三分就已經是最低的了。說到底這類別其實挺無關緊要的,我只是出於義務必須要打分罷了。
於是我們前往最後一個類別,某種程度上與這條還挺對的上的。
回饋與尊重
這是否尊重的讀者的時間?是否能回饋讀者渴望知道的事情?是否過度依賴文本外的知識?
來看看SCP-7000,作品很長,但你知道它沒有什麼嗎?摺疊頁與分頁。它確實很長,但你只要看一眼旁邊的滾動條,你就知道自己正在讀長文了。
正如我先前所說的,有200篇作品參加了這場競賽,這佔了一個系列的整整五分之一。你的CSS應該尊重讀者時間的。
除此之外,「回饋與尊重」最後也成為了我喜歡作品與否的又一個標準,我最終還打算將這個做為評分的唯一主觀標準。這個標準唯一的客觀成分便是旁邊那個滾動條,當中還已經部分融入了我的審美決斷。
這條確實比其他都主觀許多。如果我不喜歡這篇文章,而我的批判不能歸咎於點子、組織架構或表達,那我就會在這部分發難了。
回顧與教訓
評分數據
到了最後,我只對28篇文章使用了以上標準,當中有4篇已經遭到刪除了。我最終還是沒對生存下來的114參賽項目全做評論,太難持續也太累了。
我評論的文章中:
我UV的文章有13篇,其平均得分為4.61。
我DV的文章有10篇,其平均得分為3.32。
我NV的文章有5篇,其平均得分為3.97。
最接近5分滿分的是SCP-7900《A Place to Drown In》,不過我忘記給它的回饋與尊重部分打分數了。
我也該這樣打分數嗎?
如果我8000競賽又這麼做,我將會只在我確信存活的文章進行評論,即便我給了它DV。在競賽結束後,如果有人找我評文我也會應要求行事。
然而,我不認為直接沿用以上的標準是個好主意。它確實就SCP撰寫技術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並以此決斷它好或不好,但說到底,SCP能帶來的樂趣絕不僅僅只來自於我所使用這七個指標。
我認為當你喜歡某篇文章時,想要剖析這個作品之所以好的理由,要從中挑出能打磨改進的地方將會更加艱難。這就像是要在混凝土中找裂縫一樣。如果它做得相當好了,就算上頭有著微觀的裂縫,你也很難用肉眼挑出這種毛病。
再者,優秀的作者一般並不需要別人告訴他自己為什麼好。這些評論更多是為見習者服務的。而在批評其他作品中則會需要用得更多。
我現在如何評論
我已經改變了我的評論風格。這幾天以來,當我試圖認真評論已完稿的作品時,我會試著將評論焦點分為三大類:
作者在試著寫些什麼?
作者在創作這篇文章時,也在試圖接觸我這名讀者。作為讀者,我的願望可以透過各種媒介獲得滿足;最終,作者應該在這裡建立能與觀眾溝通的橋樑,傳達想要與之共享的訊息。我相信,評論作品最有成效的方式就是按他們的方式滿足作者所求,協助作者傳達對他們而言相當重要的訊息。
他們用什麼手法來做這一點?這個手法是否有效?如果有效那又為何有效?
這是上述評分標準元素再現的地方。他們想講讓人心驚肉跳的大膽賭局故事,還是透過描摹體現特殊的感受與形象?在這個部分,我會找尋作者使用的具體序列與圖像,評估這些作者建構故事成分的效果如何。做得好的地方給予讚揚,做不好的地方則加以批判。
如果沒效那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改進?
最後這個問題老實說需要更多的經驗,並取決於前兩者合理而準確的評估。如果你不知道作者想做什麼又嘗試過什麼,你就無法提供這樣的建議。接下來,我通常還會列出那些也有類似創意的作品,並且說明它如何運用這個創意,這不是要勸阻,而是希望作為作者的典範。正如畢卡索說的:好的藝術家效仿,偉大的藝術家奪胎。
最後就感覺而言,這種更全面的應用評論法比先給分後補證更為有效與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