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碎是指令,芮心。是神的意志。 — 《晨碎》,Brandon Sanderson
從柏拉圖開始
我的世界觀深深受到了一名美國奇幻作家的影響;這名作家的作品宇宙觀則相當倚重柏拉圖的理型說。我並不是一名了解哲學的人,因此我對這個學說的粗淺了解如下:實體/物理/自然的世界並不是世界的重心,真正的核心是在物理世界以外的「形上世界」,也就是「本質與概念」所在的地方。
如果物理世界像是一個wikidot頁面,那形上世界就是物理宇宙的Page Source。當你改變形上世界的設定,物理世界必定跟著改變。對形上世界進行編寫就等於對宇宙的背景本質進行竄改。
在我的想像裡面,形上世界就像是一個巨大複雜的神經網路(如果你看過知識性頻道裡面那種神經纖維發出閃光互相傳遞訊息的概念動畫,就是那種感覺),所有的概念互相連結,構成世界的背景。而萬物的「概念」就是這些網路交集的地方,也就是我在文中所謂的「形上結構體」。
甚麼是「基準現實函數」
接下來,我需要解釋「函數」是甚麼意思。對於討厭數學的人來說,這個字大概是個災難。
雖然我也不喜歡數學,但是在我的認識裡面,「函數(Function)」這個詞的意思就是「數學世界中的機器」。當我說 f(x)=x+2,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有一台機器,它可以給你放入一個數字,這台機器會自動幫你加2,讓你得到另一個數字」。所以,函數的意思僅僅是「一個給你加入元素後得到結果的過程」。
SCP-ZH-975是一個函數,它的意思非常簡單,就是「我把你要的性質加在你要的東西上面」。
當我把「藍色」加在「眼前的蘋果」上,你會得到一顆藍色的蘋果。
當我把「藍色」加在「蘋果」這個概念上,你會發現全世界的蘋果從此都變藍了。
這表示,當我把「不存在」加在「宇宙」這個概念上,你會發現——
對,這也就是為甚麼SCP-ZH-975如此危險。它是足以改變宇宙背景設定的一套規則,任何操作都有可能從此摧毀我們所知的現實。
回歸奇幻:有關神的本質
接下來我們又得回到剛剛那名奇幻作家的創作理念裡面。這裡的概念有兩個:一個是「當你持有神的能力,你將與神的能力同義」,另一個是「神的力量仰賴一個人來引導它」。這些概念並不是現實中的神學所認可的,而僅是我挪用的設定。但這些概念導出了「SCP-ZH-975是神的能力之一(為萬物增添性質),它需要有智能的意志來持有與使用它」。
回到大鯨魚身上
所以,SCP-ZH-975組成了SCP-ZH-998故事中的救世三本柱之一:SCP-ZH-975是一個可以用來輸入任意性質的宇宙函數。SCP-ZH-998中的倖存者們把SCP-2000中儲存的現實設定輸入到新開的宇宙檔案之中,也就建立了另一個與舊檔無異的新宇宙。
敘事發散效應
這一點是用來阻止「如果拿SCP-ZH-975就可以重置現實,那基金會根本沒必要用心收容,只要一直開新檔案就好啦」的問題。
在我喜歡(但還沒翻譯完)的SCP-2614裡面,作者提到了一句話:
"Art is the emanation of Man, Man the Emanation of Nature, God the Grandfather of Art."
「藝術是人的發散,人是自然的發散,神即是藝術之祖父。」
這裡的發散(emanation)其實是「造物」的意思。這句話指出了「神/自然創造了人,而人又創造了藝術」,但因為人是不比神完美的存在,而藝術(例如我們所創作的小說、繪畫、影視作品)又必定比人更不完美,因此,SCP-2614是在講述一個「每層故事都是一個現實,但由故事所創造出來的現實只會有更多的缺陷」的故事。
……
嗯,好的,可能有點難以理解。回到SCP-ZH-975上來說,我想表達的意思就是:「每一個新創造的宇宙都會比前一個宇宙來得更有缺陷,即便它們是位於同樣高度的現實水準也一樣」。透過SCP-ZH-975與SCP-ZH-001創造的宇宙將會比它的母宇宙來得更有缺陷。這些現實的缺陷將會導致異常的存在變得更多。
這就像是你按照一間破舊的房子去試圖蓋出一間一樣的破房子,但你一定會蓋出比樣板更破的一間。而在更多次的重蓋之中,這間房子(現實)就算沒有自己垮掉,也會變得過度不宜人居。由於沒有人能知道宇宙能夠承受多少次這樣的重蓋——究竟是下一次就會瓦解,還是一百次呢——這個方法顯然不是能讓基金會無限上綱的救世手段。
所以我想,這就是我目前回想得到的,有關SCP-ZH-975設定的哲學/創作理念。